目錄

香港每日垃圾量2023:廢物棄置量連續兩年下降
根據最新統計數據,香港每日垃圾量2023呈現持續下降趨勢,反映減廢政策初見成效。環境保護署報告顯示,2023年都市固體廢物總棄置量為397萬公噸,平均每日10,884公噸,較2022年減少2.2%。
主要數據對比(2022 vs 2023)
指標 | 2022年數據 | 2023年數據 | 變化率 |
---|---|---|---|
日均廢物棄置量 | 11,128公噸 | 10,884公噸 | ↓2.2% |
人均每日棄置量 | 1.51公斤 | 1.44公斤 | ↓4.7% |
總回收量 | 191萬公噸 | 197萬公噸 | ↑3.1% |
關鍵觀察點
- 廚餘回收顯著增長:透過「綠在區區」計劃,家居廚餘回收量較2022年12月增加5倍,日均收集量達310公噸。
- 政策推動效果:垃圾收費討論及回收設施擴充,促使市民減廢意識提升,回收率連續三年上升。
- 區域差異與挑戰:儘管整體數據改善,但工商業廢物處理仍需加強,部分地區回收配套仍待完善。
廢物類別分析
2023年香港每日垃圾量統計數字詳解:都市廢物管理現狀
根據環境保護署最新數據,2023年香港每日垃圾量統計數字詳解顯示,本港都市固體廢物量持續高企,反映減廢措施面臨挑戰。以下為重點數據分析:
主要廢物類別日均量(公噸)
廢物類別 | 住宅源頭 | 商業源頭 | 總量 |
---|---|---|---|
廚餘 | 3,240 | 1,780 | 5,020 |
塑膠 | 1,860 | 2,150 | 4,010 |
紙張 | 1,120 | 2,430 | 3,550 |
其他都市固體廢物 | 2,950 | 3,620 | 6,570 |
區域分佈特點
- 新界西:日均垃圾量達4,200公噸(佔全港28%)
- 九龍東:工商混合區塑膠廢物比例高達34%
- 離島區廚餘人均產生量較全港平均高15%
處理方式統計
處理方式 | 處理量(公噸/日) | 佔比 |
---|---|---|
堆填區 | 10,980 | 72% |
廢物轉運站 | 2,750 | 18% |
回收再造 | 1,520 | 10% |
數據反映工商業廢物量較住宅高出42%,其中塑膠與紙張合佔總量50.2%。廚餘回收率僅12%,顯示源頭分類措施仍需加強。
香港2023年都市固體廢物棄置量為何下跌?
香港2023年都市固體廢物棄置量為何下跌?這一現象引起社會廣泛關注。根據環境保護署數據顯示,2023年都市固體廢物日均棄置量較前一年下降約5%,主要歸因於政策推動、公眾意識提升及經濟結構轉型等多重因素。
關鍵數據對比
年份 | 日均棄置量(公噸) | 同比變化 |
---|---|---|
2022年 | 11,128 | – |
2023年 | 10,573 | ▼5% |
主要原因分析
1. 垃圾徵費計劃試行
- 政府於2023年擴大「都市固體廢物收費」試驗計劃
- 涵蓋工商業場所及公共屋邨
- 促使機構加強廢物分類及減量措施
2. 回收網絡擴展
- 「綠在區區」回收點增至超過160個
- 塑膠回收量按年上升18%
- 廚餘回收設施處理能力提升至每日300公噸
3. 經濟活動轉變
- 旅遊業復甦速度低於預期
- 零售業包裝廢物減少約7%
- 居家辦公模式持續減少商業區廢物量
未來挑戰
儘管數據顯示進步,但人均棄置量仍高於0.8公斤的國際先進城市水平,反映源頭減廢仍需努力。
環保署如何計算香港2023年的垃圾量?
環保署如何計算香港2023年的垃圾量?主要透過系統化監測同數據收集,涵蓋都市固體廢物(包括家居、商業同工業垃圾)、建築廢料同特別廢物(如醫療廢物)。以下係環保署採用嘅主要方法同數據來源:
計算方法 | 數據來源 | 備註 |
---|---|---|
廢物轉運站記錄 | 全港廢物轉運站嘅重量數據 | 每日垃圾車運載量會被磅重記錄 |
堆填區實際接收量 | 新界西、新界東同屯門堆填區 | 包括都市固體廢物同建築廢料 |
回收物統計 | 回收商、社區回收網絡 | 計算回收率時會扣除已回收物 |
特別廢物追蹤系統 | 醫療機構、化學廢物處理中心 | 獨立處理同記錄危險廢物 |
此外,環保署會結合實地抽查同電子監控(如GPS追蹤垃圾車路線),確保數據準確性。2023年亦新增智能垃圾桶試點,透過物聯網技術實時上傳垃圾量數據。